田间践初心,科技助振兴
——北科大实践团助力喜山葡萄产业升级
2025年7月22日至8月4日,北京科技大学育践幸福“果香育梦”科技助农实践团深入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喜山葡萄生产基地,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科技赋能现代农业,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深度的产业分析以及务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实践,积极探索高校智力资源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传统葡萄产业注入新活力。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在乡村振兴中彰显青年担当,在科技助农中发挥青春力量!
一、深入田间:解码产业底蕴,感知发展脉搏
育践幸福“果香育梦”科技助农实践团首站抵达采育镇大里庄村。成员们分组行动,在走访中观察乡村整体发展。整洁的村容村貌,尤其是崭新的水泥路网和葱郁的绿化带,给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此行的核心目标是深入了解喜山葡萄生产基地的运营与发展。
在基地负责人杜喜山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葡萄种植核心区。映入眼帘的是管理精细的葡萄园:棚架整齐,藤蔓疏密有致,绝大多数果实都被洁白的专业纸袋包裹,有效防止病虫害并优化品质。杜喜山现场为学生们剪取了“夏黑”、“金手指”、“阳光玫瑰”等代表性品种品尝。果实饱满、色泽诱人、口感清甜独特,成员们对基地出产的高品质葡萄有了直观且深刻的体验。
参观过程中,杜喜山详细介绍了基地的发展历程。自2000年扎根采育以来,他从零起步,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探索与品种创新,将基地逐步发展壮大。尤为突出的是,基地自2005年起在各级葡萄品质评比中累计荣获40余项重要奖项。同时,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葡萄品种20余个,成功筛选推广了10项提升葡萄品质与种植效率的实用技术。杜喜山向学生们强调了“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其二十余年如一日深耕土地的坚守与奋斗精神,为实践团成员上了生动的一课。成员们通过实地观察、影像记录和笔记整理,深刻理解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重要性,以及产业发展的艰辛与成就。
二、精准调研:把脉产业痛点,凝聚科技共识
在初步熟悉基地情况后,实践团迅速转入系统调研阶段。团队制定了周密的调研计划,旨在精准把握产业发展现状与核心需求。
问卷调研:设计并发放了三轮针对性问卷。调研对象覆盖了基地周边葡萄种植户、基地工作人员以及前来采摘体验的消费者。问卷内容聚焦种植技术难点、销售渠道瓶颈、品牌认知度、消费者购买偏好及对数字化应用的接受度等关键问题。累计回收有效问卷数百份,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深度访谈:与基地负责人杜喜山及其核心管理团队进行了三次深度、结构化的访谈。访谈摒弃了随意的闲聊,围绕预设的核心议题展开: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面临的挑战、现有销售模式(批发、采摘)在电商冲击下的应对策略、生产过程中数据(土壤、气象、生长、病虫害)采集与应用的现状及瓶颈、降低采后损耗的可能性、提升消费者忠诚度的途径等。“人的一生不管做什么事,不管成果与否,一定要自己去实践。”从从业契机到品牌建设,市场趋势到展望未来,实践团成员们陆陆续续采访了喜山葡萄产业负责人多个问题,一次次真诚的回答背后,都蕴含着他数年来艰苦奋斗的身影。
实地观察:成员们多次深入葡萄园,观察葡萄日常管理流程、采摘分拣操作、包装运输环节,并详细记录潜在的可优化点。
三、数字赋能:落地科技方案,开拓云端通路
基于前期深入的调研成果,实践团将重心转向“科技助农”的实质性行动,提出了多项具体方案并推动落地实施。
直播实战与技能传递:8月1日,实践团在喜山葡萄生产基地搭建直播间,策划并实施了一场主题为“甜度超标,采育‘萄’醉”的电商直播活动。团队成员与基地负责人化身主播,熟练地向观众展示“阳光玫瑰”、“夏黑”等特色品种,详细介绍其口感特点、种植过程、科学管理理念以及基地所获荣誉。直播不仅注重产品推销,更关键的是,团队成员在实操过程中,同步向在场的基地工作人员及感兴趣的农户讲解直播话术、平台规则、后台操作、订单处理及客户维护等核心技能,旨在培养本土电商运营力量,开启了基地自主触网的新尝试。
文创开发与品牌增值:实践团深入挖掘喜山葡萄品牌内涵与采育镇地域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了三款具有高度辨识度和亲和力的品牌IP形象。这些形象迅速转化为一系列实用文创产品,包括品牌LOGO、钥匙扣、冰箱贴、环保手提袋,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社交媒体的微信表情包。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品牌元素,提升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也成为连接消费者情感、传播品牌故事的有效载体,为线下采摘引流和线上销售增色。
平台构建与长效链接:着眼于建立可持续的帮扶机制,实践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专长:开发并上线了“喜山葡萄”线上预约小程序,方便消费者查询信息、线上预约各种葡萄品种,同时搭建了微信线上商城小程序,集成产品展示、在线下单等功能,为基地开辟了稳定的线上直销渠道。除此之外,实践团组建起技术交流社群与线上销售微信群,构建长期帮扶机制,为持续赋能乡村打下基础。
媒体宣传与电影记录:实践团通过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微博等多个平台扩大影响,同时拍摄微电影与宣传视频,让喜山葡萄的故事从田间地头传到了更多人的手机里。
四、实践成效:青春力量书写科技助农新篇章
北京科技大学育践幸福“果香育梦”科技助农实践团此次产业之行,是一次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紧密结合的成功实践。团队摒弃浮于表面的形式,通过扎实的调研、务实的行动和落地的技术方案,切实回应了喜山葡萄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举办电商直播并培训相关人员,为基地打开了线上销售新窗口;设计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有效提升了品牌形象与附加值;开发的预约平台和小程序商城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服务,拓展了销售渠道;组建的技术与销售社群则为基地搭建了持续发展的交流平台和客户维护阵地;产出的调研报告也为产业长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此次实践是青年学子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学生们在深入田间地头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国情农情的认识,锤炼了实践能力,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北京科技大学育践幸福“果香育梦”科技助农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进乡村,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在乡村振兴中彰显北科大青年的担当与使命,谱写一曲动人的新时代青春之歌。